主页 > imtoken安卓版版本下载 > 去年从事区块链的人在哪里?

去年从事区块链的人在哪里?

imtoken安卓版版本下载 2023-02-25 06:24:17

文本:小型企业笔记

一、“别再跟我提区块链了”

2018年年中,王青受朋友邀请加入了一家区块链公司。此前,她曾在一家知名大公司工作。她之所以寻求新的机会,是基于职业本身的瓶颈;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区块链等新事物的好奇。

工作了半年,她发现自己还是太理想化了:不仅没有学到新的知识,而且每天还要面对那么多不喜欢的人和事。

“这个圈子太低了,记者好比公关,公关好比微商。”而在她自己的信息工作中,身边的很多同事也经常“发错字的简报”,简直就是触犯了她的职业底线。

原来,她加入了这家小型创业公司,薪水比以前高了一点。但如果算上996的工作状态,其实并没有那么高。主要的是什么?除了事业成长的问题,她正好赶上了币圈的熊市。她之前投入的数十万美元一夜之间变成了梦想中的泡沫。

怀着及时止损的心态,她主动向领导提出辞职,在家休息了一段时间。 “真的很辛苦,我觉得休息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关心。”她这样安慰自己。

我只是没想到,这个休息时间有半年多。 2019年初,在公司裁员的时候,找工作变得异常艰难。现在是七八月份,她还在家里“休养”。

——对于王青的遭遇,张莉可能也有同感。

2018年之前,张某还在一家“高大上”的传统VC机构工作,颜值无限。于是,在去年区块链概念火起来的时候,她带着合伙人转身跳入了区块链行业。谁能想到行情不好,代币基金解散了。现在,当她听到“区块链”这个词时,她只想叹息。

“像大圣太阳,去不回来,就永远不会回来。”有些区块链企业家非常鼓励自己。这句话背后所隐含的,其实是创业者做好一件事的决心,完全没有害处。但是有时候这句话很讽刺,尤其是对于那些对区块链世界寄予厚望,却迷失了方向的人,

“如果没有回报,那可能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二、离开的人为什么要离开?

比特币最早诞生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现在还搞得到比特币吗,当时世界各国央行都在放水,通货膨胀非常严重。公众的不安全感和对政府的不信任最终催生了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概念。

随后的每一次货币价格飙升都会牵涉到大量业内人士。根据coinmarketcap交易所提供的数据,币价历史上主要经历了2011年、2013年、2017年的三轮大爆发。而且大部分人涌入区块链行业,全民炒币,主要是在 2017 年的浪潮中。

这也受到一些大 Vs 的推动。比如蔡文胜、李笑来、薛蛮子等传统互联网人也开始谈及区块链,这个概念也真正开始流行起来。

很多人此时进入。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散户,也被称为“韭菜”。此外,有些人真的很想做项目。但是,他们在整个行业中的生存地位其实很艰难。

在企业家李树的观察中,整个区块链世界就像一座金字塔。最上面是那些交易所和币安、火币等比较大的投资机构,因为资源都集中在这些人身上,有的人甚至持股,所以无论熊市还是牛市,都不会亏本。

往下走的可能是行业早期的一些大老板,比如李笑来和杜军,为什么排在第二层,主要是这样的人风险比第一层大很多层 。当然,为了平衡风险,他们现在也会投资一些天使级别的项目。

再往下是一些从事小型项目的人。这些项目方经常与贸易商合作。由于国内政策原因,贸易商通常位于新加坡和加拿大。这些人的风险因素,包括赚钱的能力,会比二线低。

最后,散户的风险系数最高,盈利能力最弱。为什么去年很多散户进入区块链圈,选择离开?除了资源匮乏等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没有遇到好的市场——以比特币为例,从 2017 年全年到 2018 年前三个月,行情非常高。很多人家正好在这个时候入行,然后就遇到了高开低走的行情。直到 11 月都令人震惊。

另一方面与他们的心态有关。有好奇的人,也有更多的投机者。每个人都希望能在这个不成熟的市场中分一杯羹,“一夜暴富”,“财务自由”。这种为自己分饼的状态,甚至让很多人都去贷款卖房做这样的事情。在完全被情绪支配,没有理性指挥的情况下,也可以预料,长戟沉沙。

“去年组了很多,今年组里没有人说话,大家都输了很多。”李书叹了口气。李树曾在金融机构工作,拥有丰富的交易经验。从专业投资的角度来看,他会通过计算一笔交易的预期价值来做出最终决定。 “期望值越高,你做的交易越多,你的整体利润就越高。”这是他与其他散户不同的地方,也是他最终能留在币圈的原因之一。

从理性的角度来看,所有源自区块链世界的应用在本质上还是很新的,很多时候甚至没有被法律承认,而且早就处于边缘地位。很多人在进入这个圈子之前,并没有做全面的调研和心理准备,只是因为媒体对“致富”的描述,或者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去中心化”、平等而迷人的世界,充满了希望。他热情地加入。但他们忽略了这真的只是一个非常新的行业,就像世界上所有其他新行业一样,它需要监管,需要时间,需要耐心。不应该随便提上神坛,也不应该一味的污名化。 - 这些实际上是人们非理性的预测。客观地说,区块链世界的运行逻辑并没有偏离整个世界的基本规律。

人们希望它结出果实。但他们没有时间等待它结出果实。怎么了?

三、留下来的不容易

专攻硬币不同于投机股票。 7次24小时,投资者要承受资产波动的时刻,颇有几分“金钱不眠”的味道。

“第一次玩的时候,我的心跳很猛。”经过几年的炒币,李树承认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现在对他来说,投币是一种业余投资。而他也越来越能感受到其中的点点乐趣。比如今年7月初,他观察到比特币的走势与黄金呈正相关,因此赚了很多钱。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像他一样幸运。大部分还坚持留在区块链圈子的人,用他的话来说,基本都是“靠信仰支撑”的。

“整个行业赚钱的人都是做量化的,包括管理和交易。他们是退路。所有务实的人基本上都不是很赚钱。”另一位区块链创业者谭生生对《小商业笔记》这么说。

Tan 是区块链世界的坚定信徒。他认为,区块链有朝一日会颠覆互联网,这种去中心化的组织可能会成为主流。他说他甚至不想回到互联网——尽管他之前是一个连续的互联网企业家,但他只想全心全意地拥抱区块链的未来。

他描述了他过去与区块链的几次相遇,都非常神奇:

2011年,他第一次下载了原版比特币钱包,还在聊天室里和韩国人和日本人聊天,后来因为手续太复杂,没做交易; 2014年,中国有一群人开始以公司方式经营比特币,甚至很多大妈也开始入市。但他当时还在创业,还没有成交;

直到 2017 年,有一天,他在公交车上的一个电视广告中,再次看到了区块链相关的新闻。就像从梦中醒来,他突然觉得“我错过了什么”,“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他记得之前在楼盘门口看到那些通宵抢劫房屋的人,心想,“这些人真傻”,后来又觉得自己还是“傻子”。这一次,他决定不再被束缚,认真研究区块链。

很快,他汇集了数十万枚硬币并开始投机。在短短两周内,数十万变成了五百万。 “这就像打开了一个新世界。”走在路上,账上一天几十万,旁边一个骑电动自行车的人说,他的工资一个月两三千。啊,生活,他想,是神奇的。

没有回头路,我也不想回头。此后,他专门成立了代币社区,不断分享、演讲,包括直播。根据他的口述,代币社区目前是盈利的,其商业模式是通过与其他平台的合作为自己带来利润,比如收钱之类的线下业务;最终的利润,减去一些运营成本,然后分配给社区的活跃用户。

但这并不容易。比如用户教育成本非常高,线下门店要不断劝说;另外,他们发行的代币暂时无法与现实世界有更多的互动,而且主体仍然在自己的社区中运营,包括商城(但分红中有比特币)。这种类型的角色)......总的来说,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好在社区商业模式很轻,人工成本也不多。所以,作为一个区块链创业者,他的压力并没有其他同行大。

事实上,目前区块链圈内的很多项目都存在人工成本高、商业模式不成熟的问题。然后是竞争壁垒。甚至跑过。它的商业模式仍在与传统类型竞争。 “打着区块链的旗号开商城很难,怎么跟社交电商、云集比。”从门槛上来说,如果巨头们想要砍掉这部分业务,可能是分分钟的事情。

为了获得足够宽的护城河,最好项目够早,方向不被巨头盯上。此外,还可以获得很多区块链行业内外的资源。

圈内某知名区块链媒体对此深有体会。他们会自觉地找一些圈外公认的大牌来面试;包括他们自己的投资人,也是来自传统和区块链的复合背景。

本媒体记者曹芳表示非常感动。 “毕竟赚钱的机会这么多,而且很多人有钱,在传统圈子里地位也不错,他为什么要为这件事发声?”他认为他的老板是在做区块链媒体。其实是有情怀有策略的。

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很痛苦。他觉得很多人进入这个行业后,其实是无法承受如此巨大的心理落差的。 “好像进入区块链后,你身边的人逐渐开始疏远他们,我觉得他们已经进入了传销圈。” “大家都不认识你,就算你写了很专业的报道,也不会被那些所谓的主流媒体转载。”

另外,我在工作中遇到的人素质参差不齐,有时这种悲伤会加深。 “以前当记者的时候,接触的都是那种高个子的人;现在接触的很多项目方,都是提着包赶路,讨论炒币的方法,你懂吗? ?”

但无论如何,这是目前行业最真实的现实。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它在慢慢变好。尤其是在大浪中,去年有一批人离开后,留下来的人可能信念更坚定;包括那些留下来的公司,流程和规范正变得越来越标准化。

四、对话

——你现在最困惑的职业发展问题是什么?

过去,在其他媒体中,分工很明确。这里每个关键位置只有一两个人,很多琐碎的事情都得自己做。非常启动状态。

每天都是这样,生活其实很受影响。我很累,有时我不想社交。但是你必须得到信息的来源,坐在办公室里是没有用的。你需要与人交流。

另一个问题是我同事的不专业。这在去年更为明显。应届毕业生,或实习生,更多。我们做的是媒体服务,很多人都不清楚信息的基本要素。做出来的东西也很粗糙。

——你认为他们为什么在这个圈子里?

我绝对看到了赚钱的前景。投机占很大比例。浮躁。在传统媒体中,我们会冷静地与人聊天,选择话题。

——你认为你不会从他们那里学到任何东西。

你能期望从工作量比你少很多的人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吗?

——这个行业招的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吗?如果你有很多钱,你不应该吸引好人吗?

怎么说呢。还有谁敢吃螃蟹的问题。

相反,一无所有的人,或者胆子更大的人,才敢吃螃蟹。我知道有些人可能还有历史包袱。

币圈原本是草根崛起的。很多公司,甚至有皮包公司的感觉。有时当我与他们交流时,我想,哇,你在说什么。

比如你以前在一个高大上的VC,然后突然来到这个地方,然后人家就想发个币,对吧,你觉得名字很不错,任何像mlgb这样的名字都能出来,这是非常好的低。你说如果我是受过宫廷教育训练的人,我怎么能接受?突然,我被要求提个包,整天到处跑。每个人都很生气,讨论关于硬币的猜测,以及如何让这个项目启动。韭菜怎么切……是这种状态吗?这种事情你能看懂吗?

现在币圈很多项目都没有落地。只是一个空气。我只有一份白皮书,描述的前景特别好。其中 99% 是。

——这个行业的投资人背景是什么?

有些是来自传统机构的投资者;有些是纯洁的,我只是有钱;有些人只是看到了一个好的行业并想尝试一下。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很烂,如果 ABC 升值,它就能赚钱。

您是否听说过荷兰郁金香泡沫以及它的价值。你可以把当时(2017年到2018年3月之前)的币圈理解为那种情况。本身不一定有价值的东西,当大家的热情被点燃的时候,就会相信这东西能成鸡生蛋,能赚钱。然后钱滚雪球般滚滚而来。

——那你怎么能再呆一年呢?

99% 的说谎者和 1% 的好人。

——就因为1%好,你愿意坚持吗?

我想至少在这个平台上,我们还是可以接触到很多人。我们不喊单(为项目平台),也不对媒体同行发表评论,但在这个行业,我觉得还是有人在认真做事的。虽然比例很小。

——那我真的不明白,你怎么还在这里?

现在区块链金融市场已经达到 3000 亿美元。这个行业确实有需求。你看不到这些。

——留下来需要勇气吗?

我认为不需要勇气。是一种职业。我认为 99% 是好的,1% 是坏的太简单了。

——离开的人为什么要离开?

离开的人一定是因为觉得自己在这个行业太少了。大于自己的投入,这是一个很直接的原因。不是每个人都能幸运地进入前几名。

另外,去年大家都太高了。我也对区块链的未来充满信心。是他们相信区块链是颠覆性的。一年后,人们发现要真正颠覆一个东西是非常困难的。这个行业能不能发展是一个问题,能发展多久是另一个问题。每个人都会考虑他们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Facebook发币是行业的正向激励吗?什么意思?

Facebook 将于今年 6 月发行代币。但国会举行了两次听证会,均未通过。货币的价格现在再次犹豫不决。它将区块链或加密货币从这种耻辱中解放出来。大家一直认为加密货币没用,炒作。

其次,Facebook 发行硬币的事实让人们看到加密货币有实际用途。确实可以降低周转成本。比如解决跨境汇款等问题。

第三,大家开始关注这个市场。过去是无序的,各个国家都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监管。洗钱很容易,恐怖融资很容易,现在我们可能会团结起来,需要合作。

Libra 有这样的愿景。全世界有超过 10 亿人没有银行账户。例如现在还搞得到比特币吗,在许多小国家,没有这样的服务,或者他们得到补贴。数字货币降低了很多成本。

但仍然很难。由于Facebook发币的时机问题,压力很大。由于数据泄露问题,美国公众对它非常不信任;整个加密货币还没有进入主流;美国国会现在也在起诉亚马逊和谷歌等科技巨头。 .

它太新了。人们不理解它。老板为这件事发声,一方面是他的感受,另一方面是看到了这件事的巨大潜力。现在大家都把比特币当成数字黄金,黄金市场是几万亿美元,而现在整个数字货币只有几千亿美元。这是一个有实际需求的行业,只需要时间。

——在这个行业,如何区分投资和投机?

投资和投机很难区分。长期投机就是投资。

我认为没有投机比害怕投机更重要。没有投机,市场将是死水。钱进不来,人也进不来。

——币圈和链圈的氛围会不一样吗?听很多人说连锁比较务实。

这两个圈子的区别很难用务实和浮躁这样的词来形容。比如链圈可能更喜欢改造一些低层次的东西。发展会比较慢,因为区块链本质上是互联网的连续体,与底层互联网没有分离。

在互联网发展的今天,各种设施已经非常完善,效率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低。区块链其实是想提高效率,但问题是目前的技术并没有提高多少效率。它仍处于相对早期的阶段。